想離婚可是擔心孩子沒有健全的家庭?
因為自己想離婚,就覺得自己很糟糕,對孩子感到愧疚?也許孩子沒有選擇家庭的權利,但夫妻不適合也不完全是你選擇的,某種程度上你也是被迫接受現實的人之一!很多人會擔心離婚後孩子會變成單親家庭,但也許是我們誤解孩子了,將來孩子可能也沒那麼在乎這件事,反而因為你們每天吵架而討厭你們。

你為什麼會想離婚?
人總是容易對自己過於嚴苛,因為自己想離婚,就覺得自己很糟糕,對孩子感到愧疚,也許在你眼中,你必須對整個家庭負責,如果選擇放棄婚姻,就等於是一種自私的行為,無視孩子擁有完整家庭的權利。但事實卻不見得如此,也許孩子沒有選擇家庭的權利,但夫妻不適合也不完全是你選擇的,某種程度上你也是被迫接受現實的人之一,因為決定這段婚姻成敗的人不是你,你能負責的只有盡力,而你也嘗試過了不是嗎?
怎麼做對孩子最好?
也許你很在意如果離婚了,會導致孩子無法得到和樂的雙親家庭,那你更要想想,「你已經得不到了,而孩子也不是真的擁有」,簡單的說,和樂的雙親家庭現在已經不成立了,你現在只有表面和平的家庭跟勇敢的單親家庭可以選,孩子沒有傻到完全察覺不出來。即便孩子真的很小,等到他長大了也會以為這種表面和樂,卻暗藏詭異的氣氛才是「正常的家庭」,將來他會以這個為基礎生活著,這也就是剛剛提到的「扭曲的家庭」。
什麼才是健全的家庭?
很多人會擔心離婚後孩子無法得到雙親的關愛,但事實卻是我們都過於呵護孩子了。真正快樂的童年有時必須伴隨著知足,婚姻的另一半有時也是在離婚之後,才更懂得珍惜孩子與家庭,這時透過探視權給予孩子的關愛,有時候會產生「質大於量」的效果,也就是不常見卻變得更珍惜,親子互動品質也更高,也許以前對方一直玩手機,現在卻更願意全心全意陪半孩子,當孩子領悟到所有的習以為常,都不是理所當然,他也許就更懂得珍惜,離快樂反而更近。更別說如果雙方都有合作的意願,對方也願意為孩子想,其實雙方商量好隨時都能陪伴孩子,甚至離婚可能會讓對方得到重大的教訓,重新認識家庭後選擇復婚的不在少數,而且也不再將這一切視為「理所當然」,也許你會因禍得福重新擁有更堅固完整的家庭。
怕無法獨自扶養孩子?
在孩子的心理層面,一開始離婚可能會令孩子傷心痛苦,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你真誠的溝通,如果你選擇表面和平的雙親家庭,將來孩子大了也只會怪你擅自決定,還把賠上人生的過錯怪在他身上。但如果你選擇好好修復婚姻,或是果斷的離婚重來,孩子反而比較容易早熟,也更容易培養出堅強果斷的人格,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,這對孩子未嘗不是一件好事?在經濟方面可以藉由夫妻的剩餘財產分配、以及孩子每個月應得的扶養費(法律有規定)來支撐生活重新開始。
擔心拿不到監護權?
很多人擔心離婚後會得不到孩子的監護權,雖然最終決定權如果不是雙方協議,就只能靠法官來判決,因此在做出決定之前可以先尋求專業意見,不要光聽民間的都市傳說,那些幾乎都是從少數經驗得出的結果,卻不知道法官是基於什麼作出判決的。因此如果對監護權沒有十足的把握,事前最好將所有情況告訴專業人士,讓他們評估分析有多少勝算,才能確保自己能穩穩地拿下孩子的監護權。否則如果自己答辯能力不佳、證據不足,最後導致孩子不是交給你,那是多可惜的一件事。